导航

金博智慧:中考压垮的少年,被注意力训练仪拉回课堂

发布日期:2025-07-22 17:01:18

金博智慧沈阳龙之梦校区有位17岁学员,呈现出典型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其核心挑战在于由中考压力诱发的社交退缩、情绪障碍和行为失调。针对这种情况,金博智慧的干预方案,凸显了结构化训练的专业性。

IMG_256

学员在最初阶段表现出严重的退缩行为,表现为“中考之后就突然不出门了,在家里待了一年半才出门,在家里也不说话,什么也不干,就是发呆,兴趣比较单一,妈妈看她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引导她看电视,结果晚上不睡觉也得看电视,作息时间混乱”。这与学校逃避行为有相似之处,即儿童和青少年因情绪困扰而拒绝上学或难以留在学校 (Kearney & KEARNEY, 2008)。虽然该学员并非直接拒绝上学,但其完全退缩于家庭环境的行为模式,可被视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回避。研究表明,针对逃学行为的治疗常常侧重于家长,目标是转移家长对逃学行为的关注,并采取行为管理策略 (Kearney & Albano, 2018)。在本案例中,学员妈妈最初的引导(“妈妈看她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引导她看电视”)虽然初衷是好的,却可能无意中强化了不健康的作息模式。然而,后续干预中老师采取的“催促”和“发布指令”策略,以及学员从“催四五遍”到“催2-3遍”就开始写题的转变,以及从“非得让老师把笔放在手里面才会去做”到“能够有回应的”的进步,都显示了通过外部刺激和结构化指令来逐步重建学员行为模式的有效性。针对该学员情况,训练中采用“专注力训练仪”对该学员意义重大。研究表明计算机化的注意力功能训练和执行功能训练是改善儿童注意力、以及核心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改善小学生的注意力 (Lai & Chang, 2020),可提升持续性、选择性、交替性和分散性注意力 (Tamm et al., 2013)。

IMG_257

IMG_258

训练后脑电变化学员的进步情况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表明干预措施产生了积极效果:指令依从性提升:从“老师都得催四五遍”到“老师催2-3遍就开始写题了”,以及从“听不见”到“能够听得见就是不做”,再到“能够有回应的”,这表明学员的听从指令能力和执行力显著提高。这与行为疗法中通过明确指令和强化来塑造目标行为的原则相符。专注力及任务完成能力改善:从“做题过程中老师不催促就开始愣神,放空,就开始把笔扔在桌子上,不写”到“现在写题的过程中能够完整的写一道题了”,以及“之前五行的大串烧老师不陪着就得间断4-5次,现在能够一口气写五行的大串烧了”。这直接证明了学员在注意力和任务持续性方面的显著进步。这种进步可能是“专注力训练仪”以及每周六次、每次四节课的高密度训练带来的结果。计算机化的执行功能训练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注意力、执行功能和学业表现 (Houdt et al., 2020)。!

如上图所示,展现了计算机化的执行功能训练后,儿童注意力、运动灵活性和执行功能的Z分数变化趋势(Díaz-Pons et al., 2024) 该图显示了注意力、运动灵活性和执行功能训练后,三年随访期间的Z分数变化,两个组别(母亲和无子女女性)均显示出技能的提高。高频率的课程密度无疑为行为塑造和认知训练提供了密集的干预。该学员的进步表明,通过持续且高密度的干预和认知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严重的社交退缩、行为失调和注意力问题。学员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学业行为(写题、完成任务)上,更重要的是在社交互动(“眼神不那么愣了”、“能够有回应的”)和情绪状态(不再“发呆”、“放空”)上的改善。这种进步对于学员未来的学业、社交和个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IMG_259

尽管学员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兴趣单一问题:学员“兴趣比较单一”的问题并未在进步情况中提及,这意味着当前的干预主要集中于行为纠正和认知训练,而未充分拓展学员的兴趣范围。未来的干预可以考虑引入培养更广泛的兴趣,这有助于提升其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能力 (Федоришин, 2020)(Bero & Pernito, 2025)。家庭支持策略的优化:学员妈妈最初的引导(看电视导致作息混乱)表明家长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 (Jandre et al., 2024)。未来的干预应更强调对家长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家长了解如何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孩子的行为,如何避免强化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以及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执行功能发展 (Hardie, 2024)。

原理分析

中考作为青少年时期一项重要的学业和人生转折点,给部分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荷。对于本案例中的学员而言,这种压力超出了其应对能力,最终导致其采取完全退缩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世界的挑战和期望。这种由明确生活事件(如中考)触发的严重心理行为反应,是干预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鉴于学员存在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愣神、放空等表现,注意力训练无疑是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方法和工具,提升学员的注意力品质,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性、选择性、分配性和转移能力。通过采用注意力训练仪训练,改善学员在学习任务和日常生活中的专注程度,减少分心现象,从而为其他方面的改善奠定基础。

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训练安排,为学员提供了密集的干预刺激和大量的练习机会。对于存在严重注意力和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高强度的训练有助于快速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巩固学习成果,并加速认知功能的改善。这种安排类似于一些强化行为干预项目,通过集中的、高频率的干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进展。高强度的训练也为行为塑造和认知技能的内化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重复。例如,学员从“催四五遍”到“催2-3遍”就开始写题,以及从“非得让老师把笔放在手里面才会去做”到“能够有回应的”的转变,都离不开大量重复的练习和及时的反馈。这种高强度的干预模式,对于打破原有的退缩和行为失调循环,建立新的、更适应的行为模式至关重要。

同时,训练项目的个性化是保证效果的前提。这意味着训练内容、强度、节奏以及具体的干预策略,都是根据学员的特定问题、能力水平、兴趣以及进展情况而动态调整的。这种以个体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是确保干预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独特需求,避免“一刀切”的弊端。

专注力训练仪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干预方法,通过干预,强化与注意力相关的脑电波频段,同时抑制与注意力不集中相关的脑电波频段 。常见的训练目标包括增加感觉运动节律(SMR波,通常为12-15Hz)和低β波(通常为15-18Hz或16-20Hz),这些频段与警觉、专注和认知加工效率相关。同时,训练也会致力于抑制θ波(通常为4-8Hz)和过高β波的活动,因为过多的θ波与困倦、注意力不集中有关,而过高的β波则可能与焦虑、过度紧张有关。一项针对注意力问题儿童的研究中,经过训练后,儿童的θ波活动得到有效抑制,而SMR波和β波显著增强,这表明大脑的注意力相关神经网络功能得到了改善 。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强化,使用者能够逐渐学会自主地调节自身的脑电活动,从而改善注意力功能。

专注力训练仪的使用需要专业指导和规范操作,并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如注意力问题的类型、严重程度、共病情况等)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训练协议(即强化哪些脑电波、抑制哪些脑电波)、设定合适的训练参数(训练时长、频率等),并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能够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避免因不当使用而导致效果不佳甚至产生负面影响。他们还可以结合其他评估手段(如行为观察、认知测试等)来综合评估训练效果,并根据进展调整训练计划。

在家庭使用专注力训练仪的优势在于方便灵活,可以增加训练的频次和时长,降低往返训练机构的成本和时间。当然,家庭使用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家长可能缺乏专业的神经反馈知识和操作技能,家庭环境可能存在较多干扰因素,影响训练的专注度和效果。此外,设备可能需要校准。为此,金博智慧提供相应技术支持,以方便家庭使用。

综上,金博智慧通过高密度、个性化、循证的整合训练,帮助该学员打破“中考-退缩”负循环,显著提升了注意力与执行功能,并重塑社交与作息。未来,通过兴趣拓展、家长赋能及跨学科支持为支点,把训练收获迁移到真实生活,帮助学员实现长期、全面、自主的成长。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

猜你喜欢

新鲜事

热门阅读

娱乐新闻

精彩专题